功能肌力才是你的實際年齡!
台灣第一本集結醫學、營養、運動,立基於科學證據下的50+增肌指南
熟齡世代,練肌力不是看線條,而是要腿力強、臂力強、功能強!
現在就開始把正確訓練放入日常,50+的生活一樣靈活自在
怎麼瓶蓋這麼緊、一個個罐頭都好難打開,爬個樓梯也氣喘吁吁?
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站起來都要偷扶桌邊或椅背,為什麼?
天氣冷,爸爸的棉被竟然掉在床下一夜也沒法拉起來蓋,這是怎麼回事?
如果出現這樣的狀況,就是你的肌肉流失了!
起立坐臥、日常生活都要人幫忙,這絕對不是你期待的第二人生。
50歲後,若想走得遠、跑得動,還要能和朋友一起出遊,現在起就要開始練肌力。
人體的肌肉質量在30歲後就會開始下降,60歲加速流失!
肌肉大不等於功能好,為了更好的生活而練!好好鍛鍊,身體才不會背叛你
走、跑、跳、提重物,甚至吞嚥、呼吸、心臟跳動都需要肌力。多數人可能沒想到,心臟病、慢性肺阻塞、失能、失智等其實都與肌肉量有關。好消息是,經醫學實證無論幾歲開始練,都能在三個月後看見成效!
本書由暢銷書《慢老》作者黃惠如,結合深耕復健科領域30年的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,與營養學者黃惠宇、肌力與體能教練李杰,強強聯手,彙整醫學、營養、運動整理超過百篇國際最新肌少症的最新研究,提供全新健康概念「慢養功能肌力」,用最正確的方法,養成好習慣,擊退肌少症,強骨增肌。
本書特色
老不可怕,怕的是衰弱與失能,
現在起透過日常運動、合理營養、正向心態,
讓你一天練一點,儲備未來十年的行動力。
專業推薦(依姓名筆劃排序)
雙和醫院院長 吳麥斯
台北市立大學體育學院院長 郭家驊
臺大醫院國北護分院院長 黃國晉
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 詹鼎正
成大醫院老人醫院院長 楊宜青
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潘文涵
台灣營養開拓者/台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 謝明哲
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名譽理事長 蕭敦仁
口碑推薦
作家 張曼娟
資深媒體人 夏韻芬
多吃蛋白質就能長肌肉?有效增肌不能少了這元素
增肌要補充蛋白質,但是蛋白質並非吃愈多愈好。聰明補充蛋白質,增肌才能事半功倍,運動前、中、後,怎麼吃最增肌?這篇一次告訴你。
體重明明沒變,竟然成了肌少型肥胖?
人過中年看起來瘦不是真的瘦,還有可能是沒有肌肉、只有脂肪的肌少型肥胖(虛胖),把握四原則一起增肌減脂、健康慢活。
養肌力最有效的四種運動,在家就能做
上個廁所蹲下去,站不起來?對抗肌少症不能有動就好,年過四十你需要的是功能肌力訓練。
五十歲以上,肌少症恐怕拖累心臟
得心臟病,有可能是肌少惹的禍,50歲以上小心肌肉流失引發心臟病,『這樣做』不只健身更護心臟。